公告:东阳益家好家居厂
红木知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红木知识
樟木箱以及薄片
发布时间:2013-05-03 22:47:27 浏览次数:1544

上周去一老外朋友家做客,老外来自德国,到今年圣诞节后三天,他正好在上海生活了十五年,现在某咨询公司任职,娶了个小鸟依人的上海太太,当然也为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:李霁轩。老外取中国名字,大概都有类似私塾先生的高人参谋,比今天的年轻人更古典。更古典的是,老李同志早在十多年前就一直逛虹桥一带的古家具商店,翘头案、博古架、万历柜、面条柜、八仙桌、官帽椅、架子床、脸盆架等林林总总集了一百多件,将四房两厅的居室塞得满满当当,走路吃饭都磕磕碰碰。是的,他还置了几套唐装,丝绸花团一路的风格。

我登门拜访,是因为老李同志碰到了新问题:刚买的一口大衣柜令他不爽,店家红口白牙说是用安徽老樟木打造的,但用了小半年就发现木板开裂严重,问了店家,店家还是坐不改口:就是樟木,绝无造假。我凑近一嗅,没错,有若隐若现的樟木香味。但侧板的开裂却令人生疑,它不是一裂透底的,而只在表面长长的几条,露出了灰白色内芯板。再细看,原来是樟木切薄皮做成夹板,里面的内芯是杉木。如此,新做成有较浓的樟木味,随着时间的流逝,味道会越来越淡,如果加工工艺不过关,开裂也就不可避免。

用这种樟木夹板生产樟木箱柜,在今天大概是商家的惯用手法,吹嘘自己实木、樟木,工商局似乎也拿他没办法,因为它没有用塑料和花纸代替啊。而过去,大家都知道,樟木箱都是用百年以上的老樟树锯成板材拼接而成的,四拼五拼简直不敢示人。长江三角洲城乡有风俗,女儿出嫁必定要置几口樟木箱,体面不体面,主要看箱柜。樟木箱经久耐用,防虫防霉,若妥善放置,到四世同堂日,箱盖一开,还是满室飘香。现在樟木资源日益枯竭,用原木板材成本就会非常高,卖价就会水涨船高,而且良币必被劣币赶走。

我见老李一脸无辜,就跟他讲了在婺源晓起的所见所闻。晓起有一种天然资源为别处少见,当地山上有千余株古

樟树,还有全国罕见的大叶经楠树和国家一级树种江南红豆杉。我在山上还见到了数十株五百年以上的大樟树,村民说在北山上还有许多,但是“保护起来,不让砍了,砍了就犯法”。

还有一棵“樟树王”,树冠广大,高入云霄,五六人才能合抱,据说妇女同志抱了可治不孕症,计生委的同志当然认为是胡扯,但那棵大樟树绝对要用“罕见”二字来形容。

据村委会干部说,三十年前村里的木匠还自说自话地砍下五百年的大树做樟木箱,木纹美丽无比,油漆一罩,漂亮极了。销往大城市,赚了不少钱。再早些时候,插队落户到此的知青,置办的第一件家具就是樟木箱,回城时带走的也是樟木箱。现在政府重视资源保护了,每棵大树都登记挂牌,前些年有一村民趁着风高月黑时上山偷砍,被群众举报后捉到官里去了,罚了很多钱。但当地村民还

是有办法的,山上留下的树根很多,他们挖地三尺,刨出庞大的根系,晒干后锯成巴掌大小的薄片,一元钱一片卖给游客,据说放在大衣柜里也可防蛀,新房装修,将樟木片放在地板下,也可防止地板发霉。连樟木屑也可装在布袋里卖钱。

所以我对老李同志说,以后去婺源旅游,可以在晓起买些樟木薄片回来,放在柜子里一样可防霉。老李回敬我一句:“打磨抛光上漆,再钻个洞串根线,挂在脖子上,就像上海人挂和田玉一样,这样酷毙了。”

我哈哈大笑:“干脆把自己的名字也写上吧,免得走丢了。”